題壁堂是升陽觀的一部分。升陽觀位于濟南老城區(qū)壽康樓街路南,總建筑群占地3750平方米,初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是為供奉神話人物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的廟宇,故又稱呂祖廟。
相傳,呂祖廟建成后的一天,住持道士劉道讓明明看見一道人進入廟內,但遍尋無蹤,卻在正殿左墻壁上發(fā)現(xiàn)了新題寫的這樣一首詩:
曾否當年舊酒樓,松亭水色靜悠悠。
熏風日躋蓬萊島,筇杖常經此地游。
世法須從身上想,機關宜向個中求。
離離青草會心處,何事浮生空白頭。
詩末署名“木石道人”,信眾認為是呂仙人化身留書。后人遂取名“題壁堂”。
如今升陽觀只剩下一個小院,倒是題壁堂還留存在此地?;彝唢w檐,朱門木檻,可以想象,當時的題壁堂會是何等的美輪美奐、門庭若市。
題壁堂是目前北方現(xiàn)存最大的清代戲樓,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和民間歷史文化價值。自建成以來,題壁堂經歷了200多年的風吹雨打,大紅的立柱、清晰的彩繪,似一位穿著戲服、畫著臉譜的當紅名角穿越時空,為今日的人們展現(xiàn)昨日的風光。陋室空堂,當年笏滿床;衰草枯楊,曾為歌舞場。此時修繕還沒完工,逆光下的房頂,只有吻獸還堅定地矗立在那里,栩栩如生。
題壁堂,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稚子的學堂。道光年間以宗族公款或募集經費在堂內辦“呂祖廟義學”(又稱“義塾”),免費招收學童。解放前題壁堂為私立明湖小學地址,解放初年,這里就變成了壽康樓街小學。相傳梁啟超來濟南講學時也曾在此處發(fā)表演講,孫中山先生也來過此地。它承載著一代老濟南人的回憶。古建筑是人類遺產的實物表現(xiàn)、城市的凝固記憶,是城市意象的主體標志性符號,具有極高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我公司嚴格按照題壁堂建筑原有風格進行科學修繕,相信不久之后,它就會以全新的面貌出現(xiàn)在我們的眼前。